行业资讯

2027金融业人工智能支出将达970亿美元!尚福林:金融科技将迎新一轮技术革命 AI赋能数字金融仍临多重风险

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,金融行业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。据国际数据公司(IDC)预测,到2027年,全球在人工智能系统的软件、硬件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将达到惊人的4000亿美元,其中金融业的支出将占据近四分之一,高达97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%。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,也预示着金融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。

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中,金融行业无疑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之一。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,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数据资源,有望在金融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。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,到提供个性化服务,再到增强风险管理能力,人工智能正在金融行业的各个角落展现其巨大的价值。

然而,尚福林也警示我们,虽然人工智能赋能金融带来了诸多机遇,但同时也面临着多重风险。他强调,当前人工智能赋能金融存在着模型不透明风险、不可预知风险及网络安全风险。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模型,人工智能输出的结果可能难以解释和追溯,增加了监管的难度,也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。此外,人工智能应用需要处理大量敏感的个人和财务数据,这也使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大幅增加。

面对这些风险和挑战,尚福林提出了应对策略。他认为,人工智能赋能数字金融要做到广泛应用、深化融合,加强合作、共建生态,推进数字资源共享、提高数字化水平,以及守住底线、保障安全四大层面。

一方面,要积极探索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,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管理、信贷审批、反欺诈等关键领域。同时,进一步提升场景智能化水平,通过智能算法和模型,不断优化金融业务流程,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的金融生态体系,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、智能的金融服务体验。

另一方面,要增强金融机构、技术厂商之间的合作联动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,并不断降低应用门槛和成本,让中小金融机构也能受益于先进技术,从而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均衡发展。

与此同时,还要充分运用好金融行业自身生成和收集的数据,不断提高自身数据分析应用水平,并通过合法合规途径共享互联网、物联网以及政府信用信息平台等各类平台的数据信息。“通过共享信息,金融服务能够更透彻的了解客户需求和识别客户的行为模式,实现‘个性化’定制的金融服务。”

此外,人工智能赋能数字金融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加强安全标准建设,提升风险防范能力。包括不断完善金融数据的安全标准体系,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,为金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;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预警;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,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。

展望未来,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。从风险管理、信贷审批、反欺诈等关键领域,到智能投顾、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荐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,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,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日常生活。然而,机遇与挑战并存,金融行业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的同时,也必须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与安全问题。

总之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,金融科技领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。在这场变革中,金融行业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既要积极拥抱新技术,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化新阶段;又要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与挑战,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,确保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信任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来源:网络